尽管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,但今年第一季度转售单位的整体表现仍然可圈可点。由于建屋局在2025年2月的预购组屋(BTO)和剩余组屋(SBF)销售活动中推出了超过10,000个新单位,而上一季度的价格也持续上涨,转售市场面临着来自一手市场的激烈竞争。
优质组屋 | 需求强劲
在高价位方面,市场对优质组屋的需求有所增加。2025年第一季度成交价至少80万新元的转售组屋交易量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1,115套增值1,183个单位,高于去年同期的876个单位。在2025年第一季度,淡滨尼的交易量最高,达到134个单位,紧接着是大巴窑(120单位)、红山(115单位)、加冷/黄埔(77单位)和女皇镇(74单位)。
此外,百万组屋交易量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85个单位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48个单位,创下了单季度百万组屋交易量的新高。转售价格最高的组屋单位成交于2025年1月,是位于大巴窑1A巷的一个117平方米的DBSS私人组屋单位,成交价为160万新元。成交价至少130万新元的组屋交易量,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42个单位小幅增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3个单位。
尽管整个组屋转售市场的价格涨幅一直在稳步放缓,但对优质组屋的需求依然强劲。这一趋势表明,中低端市场的潜在买家可能对价格的敏感度攀升,而富裕的买家似乎并不担心,并愿意购买优质组屋。一些百万组屋的交易,尤其是四房式组屋,是由出售私人房产后现金充裕的私人住宅降级者购买的。